OUR works

Loop Me (2009) ReMove Me (2010) W.A.V.E. 城市微幅 (2011)Off the Map 身體輿圖 (2012)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Loop Me.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Loop Me. Show all posts

Thursday, April 19, 2012

Tuesday, August 30, 2011

Plus│Loop Me│數位時代的表演藝術 示範講座



第八屆台新藝術獎「評審團特別獎」得主 蘇文琪 示範講座
《LOOP ME》數位時代的表演藝術


8/31(三)19:00 - 20:40

主講人:蘇文琪




參加對象:台新同仁及一般大眾
活動地點:台新金控大樓二樓元廳 (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118號2F)
報名方式:請上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網站,點選線上報名http://www.taishinart.org.tw/chinese/9_registration/02_detail.php?pid=61

Saturday, June 4, 2011

News│「波茨坦舞蹈日」旅歐台灣舞者綻光彩│PAR表演藝術雜誌 陳思宏


文字/陳思宏 旅德作家
以上資料來自於 PAR表演藝術雜誌 2011. Jun. 第222期 P.15

Friday, June 3, 2011

Tour | Loop Me | Potsdam | 2011 德國波茨坦舞蹈日 Potsdamer Tanztage 現場

Loop Me 演出當天是一個天氣清爽宜人的週末,陽光灑落在位於河岸附近的Hans-Otto-Theater Reithalle A觀眾在入口處等待劇院開放。

劇院附近人行道上的舞蹈日宣傳立牌,主視覺採用大膽鮮明的配色與設計,與周圍的環境產生衝突的美感。

 德國波茨坦舞蹈日 Potsdamer Tanztage 節目手冊與節目單。

充滿現代感的劇場入口大廳與服務台,準備觀賞首演的觀眾正在等待進場。



演出後座談會現場,與談人為主持人Laurent蘇文琪與同樣來自台灣的孫尚綺,現場觀眾認真地聆聽藝術家的創作論述與提問。

 蘇文琪與同為代表台灣的編舞家孫尚綺合影。

Thursday, May 26, 2011

Tour | Loop Me| 德國波茨坦舞蹈日 Potsdamer Tanztage 2011



日期:6月4日 7pm / 6月5日 6pm
地點:Hans-Otto-Theater / Reithalle A ( Schiffbauergasse 10, D-14467 Potsdam)

Date: 4 June 19:00 / 5 June 18:00
Venue: Hans-Otto-Theater / Reithalle A ( Schiffbauergasse 10, D-14467 Potsdam)

Saturday, April 2, 2011

Tour│Loop Me│Leuven│「Move Me」國際當代舞蹈藝術節現場

融合傳統與現代元素的STUK文化中心建築外觀。
劇場入口處,門口看板張貼了演出節目海報,內部附設Cafe,是一個提供藝術家與大眾交流的好所在。 

專業的劇場服務櫃檯兼售票處

「Move Me」國際當代舞蹈藝術節 海報與宣傳DM

現場發放給觀眾的Loop Me演出節目單

影像設計葉廷皓(Puta)和燈光執行劉柏欣(小四),正專注地與比利時的劇場crew協調裝台。

專業的燈光影像聲音控制工作台與cue表,即將開始的表演精彩可期。

Sunday, March 13, 2011

Tour | Loop Me | 比利時魯文 STUK當代藝術中心 | Move Me藝術節

比利時,歐洲當代舞蹈重鎮。魯文市(Leuven)是比利時荷語區(flamish)著名的大學城,一個充滿年輕衝勁的城市。早期的STUK是附屬於魯文大學下的學生文化組織,負責組織各項學生文化活動,現今STUK是個獨立的市立文化中心,負責魯文市立劇院, STUK內大小劇場, 視覺展廳, 音樂廳與電影院的策展活動,除了介紹比利時境內最新的藝術走向外,也藉著觀眾的開放性,不斷挑戰表演與展覽的未來形式與走向的界限,是比利時與歐洲地區策展人與藝術家勤於走動的據點。

藝術節宣傳資料

Move Me」是STUK一年一度,為期三天的國際當代舞蹈藝術節,聚焦於當代舞蹈前衛創作。今年,由靛體舞團 (Kobalt Works) 的藝術總監Arco Renz擔任策展人,策展內容與主題延續於Arco Renz 近幾年來所策劃的「Monsoon」季風歐亞藝術家交流平台,試圖以歐洲與亞洲各領域表演藝術家短期或長期的合作會面中,從不同文化背景及語言的溝通過程裡,共同激盪和豐富未來演出的可能形式與內容。演出節目中的蘇文琪(台灣), Choy Ka-Fai (新加坡), Toktek(荷蘭)皆為2010年底於STUK舉辦的季風歐亞藝術家交流平台的參與者。

Sunday, February 20, 2011

Tour | Loop Me | Paris | 2011 ARCADI 大巴黎表演藝術推廣協會年度推薦焦點系列演出

 ARCADI 大巴黎表演藝術推廣協會年度推薦焦點系列-演出劇院,充滿歷史感的建築外觀。


ARCADI 年度推薦焦點系列演出張貼在人行道邊的大型宣傳海報。

Puta(左)永達(中)文琪(右)在劇場小憩,準備開技術協調會議。

劇院工作人員正在努力油漆Loop Me 最重要的演出道具之一,投影同時對位中。

Puta(中)認真地與劇場crew討論技術問題。

劇場crew們眼中的人氣王-燈光執行小四(左)專注地調整設備。

觀眾們在劇院外耐心守候,等待開放進場觀賞表演。

Wednesday, February 16, 2011

News│蘇文琪、布拉瑞揚 舞亮歐美│聯合報何定照


以下文字來自於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

台灣舞者、編舞家國際發光,曾獲台新藝術獎評審獎的蘇文琪,日前以「Loop Me」獲法國大巴黎Arcadi表演藝術推廣協會推薦為年度演出,是唯一亞洲團隊;編舞家布拉瑞揚二度獲瑪莎‧葛蘭姆舞團邀請重詮葛蘭姆經典,下月在美演出。

法國大巴黎Arcadi表演藝術推廣協會屬公家單位,成立於二○○四年,負責推廣法國音樂、歌劇、舞蹈、戲劇與多媒體藝術發展。除了贊助法國優良節目製作與宣傳經費,也向大巴黎市逾一百六十個表演藝術單位引薦年度最受矚目、最具新意的各國佳作,並予宣傳補助。

蘇文琪與聲音藝術家張永達、即時互動影像藝術家葉堅步合作的「Loop Me」,就是Arcadi從去年在法國各劇院深獲好評的節目中,選出的十六齣作品之一。獲選後,「Loop Me」日前已在劇院重演,獲不少巴黎策展人與觀眾讚賞,未來可望擴大巡演。

前年獲葛蘭姆舞團邀請重詮葛蘭姆經典「悲慟」、佳評如潮的布拉瑞揚,今年再度受邀新詮「死亡與入口」(Deaths and Entrances)。前天才編完舞的布拉瑞揚笑說,舞團藝術總監看了新作,維持他將原定15分鐘長度延伸為25分鐘的編創,並讚美不已。該作將於三月十六日、十九日在紐約林肯中心玫瑰劇場(Frederick P. Rose Hall)世界首演。

 

  

Monday, January 31, 2011

Critique│Loop Me│中國時報新藝見-抗拒數位化的身體呼吸│耿一偉


原文出自於 2011-01-30 中國時報
作者:耿一偉(台新藝術獎觀察委員)

作品:一當代舞團《LOOP ME》
時間:2011/1/20~1/23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如何在數位世界中定義身體的當下?」是《LOOP ME》節目單中所丟出的問題,這句話也很適合當作思索這部舞作的起點。其實,《LOOP ME》已是二度演出,2009年5月首演備受好評,讓蘇文琪受邀於同年八月台北藝術節發表《迷幻英雌》,並以此作獲得台新藝術獎的評審團特別獎。因此,此次重演,不啻為另一種迴圈(loop),強化了觀眾對這位舞者兼編舞家的認識。      

一開始舞台十分昏暗,一個白色方塊打在後方的大型銀幕右側,剛好照亮了緊靠著銀幕的蘇文琪肩膀與頭部。她做出一些十分細微的動作,尤其是手指的抖動。隨著時間的移動,方塊越變越大,舞者動作也開始從手部擴展到全身。      

大約到了三分之一,燈光效果被錄像擷取所取代,之前蘇文琪做過的一些動作被同步或延遲投到銀幕上。此時主要的觀賞趣味,是左右平面移動的獨舞者與投影之間的互動。例如有一段是她雙手抱住後腦從右走到左,停在銀幕邊緣,接著一個方才行走的影像一樣走到接近她約兩步的位置停下,轉身往回走,原本不動的真實舞者也忽然轉身,跟隨在自己的影像後頭,亦步亦趨。      

蘇文琪的舞蹈中有一種飽滿張力,尤其到了中間階段,她的動作越來越大,彷彿是原本小動作模式的全身放大,好像她在與銀幕的反覆模仿中獲得了能量,讓身體的動作迴圈越變越猛烈。最後她的舞蹈搭配著奮力呼吸或閉氣,在牯嶺街的親密空間中,這種當下呼吸的肉身存在,對觀眾身體產生的本能共感更為明顯。然後一瞬間,蘇文琪恢復正常,漫步到銀幕後方,消失於舞台前。      

《LOOP ME》的觀賞經驗,讓我聯想起2010年6月在牯嶺街看蘇文琪另一支舞作《REMOVE ME》。這兩部作品都有強烈的結構對比,舞蹈的動作也是從極細微到極強烈,尤其是標題上受詞(me)所暗示舞者受到周遭聲光環境的啟動,使我不免將她的創作放到包浩斯劇場(Bauhaus theatre)的脈絡中思考。因為包浩斯劇場的特色,就是從時間、空間與身體的抽象關係來創作舞蹈。      

最有趣的觀察,是蘇文琪不在舞台上的純投影後半段。原本還能吸引人的重覆擷取畫面,因為舞者離開舞台過久,忽然失去了它的魅力。在那一刻,我忽然意識到,這不是MV上常見的分割鏡頭嗎?換言之,如果沒有身體臨現的互動,這些投影效果就失去了它在表演上的力量,觀眾在日常生活的強大數位經驗沖淡了舞台上數位世界的魔力。      

以身體史來說,到了數位時代,人類身體動作越變越小,幾乎只剩手指與頭部。但《LOOP ME》也給了最好解答---舞者是自己選擇讓位給數位環境,她隨時可選擇再回來,如同她選擇離開時的一派輕鬆。      

少了身體呼吸,數位存在沒有意義。      

『新藝見』由中國時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共同策畫,每隔周日於〈旺來報〉刊出。
 

 

Critique│Loop Me│如果身體不再:LOOP ME │欣寧的文字收納室


以下全文來自於欣寧的文字收納室


2010年1月23日。牯嶺街小劇場。


蘇文琪是這兩年台灣舞壇刮起的小旋風,從LOOP ME、《迷幻英雌》到REMOVE ME,三支作品在滿座也不過100人的牯嶺街上演不過十場,卻能在口碑加乘、爭相傳誦的效應下,將她送上台新藝術獎評審團特別獎的寶座。

這三支作品首次台灣演出時我都沒碰上,得知LOOP ME年初回台北重演,自然不好錯過。演出前因雜誌需要,到劇場拍攝蘇文琪的照片,她下半身不動,僅緩緩伸手在空中挪出線條,由指尖到臂膀,輕輕顫動也引起莫大肢體存在感,讓我更期待進劇場看表演。

只是,一如所有人強調的,這是一支探問「舞蹈」與「影像」本質的作品,我在拍攝時發現她身體動作的美好,期待在演出中看到更多,卻變成一項奢求。舞者操作身體在現場跳舞,和科技設備捕捉身形,以影像複製分割重複演出,兩者比例勢均力敵,我在現場感覺身體甚至更早退場,但這可能是loop影像導致的疲憊感。儘管演後座談蘇文琪強調,身體表演僅占部分篇幅是必要的,舞蹈與影像她沒有偏好,但我仍覺得,這是一部悲觀之作,在一片「跨領域才是王道」聲浪中,蘇文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藉作品拋給觀眾一個問題:「從身體跨到影像,我們得到什麼?失去什麼?」



演出開始,場上一片黑暗,三片白板合成的背景幕上隱約出現方框,在時間中方框漸次擴張,蘇文琪也在幽暗中現身,很緩很慢的以手為主角發展動作。後來我發現她拍攝時的肢體流動就是同一組動作。

隨著她的動作從若有似無到漸趨明朗,她身後的「畫框」也不知不覺擴張到近整片白幕,這時,右方白幕上赫然出現和左邊的蘇文琪進行相同舞姿的蘇文琪影像。粗粒子的影像一現形,我忽然一陣戰慄,看著無數游移的顆粒組合再現出就在我們眼前跳舞的蘇文琪,不知道最早觀看動態影片的人,是否和我感覺到同樣近乎驚懼的戰慄?

和影像中的自己同步舞蹈後,現場聲響漸止,此時蘇文琪移動到剛剛有影像的右邊白幕前,倏然起步跳舞。這一連串舞句快速,起初伴隨著由指尖細部蔓延向軀幹中央的顫抖,看起來竟有幾分神似剛才的粗粒子畫面。慢慢地,蘇文琪由右邊跳到中間、再到左邊,隨著她的移動,白幕上的影像緊隨著出現,仍是同步,這時場上已有三個蘇文琪了──一真二假,一實二虛。她們動作一致,唯一不同的,是真正在我們眼前跳舞的蘇文琪,在動作與動作之間深沉有力的呼吸換氣。

這一套舞跳完後,蘇文琪往幕後走去,消失在我們眼前。但她仍在,白幕上三個蘇文琪們還在跳舞,跳著與剛才一樣的動作,且跳完後繼續出現再跳。現在,不只影像,連聲音也重現了,蘇文琪的呼吸聲透過劇場音響的放大播送,雖可指認,比起影像中的她卻更「失真」,像是某種老舊空調發出的聲響。逐漸地,呼吸聲變形為類似科幻影片中光束運行的音效,銳利、空蕩蕩地在劇場中穿梭。我忍不住笑出來,然而突然想起漸為主流的所謂3D電影,不顧一切地侵占我們原有的電影院2D空間......我笑不出來了。

正當我開始質疑著,難不成這些影像要一再重複放到結束?何時真實的舞者才會帶著她的身體回到我們面前?影像開始有了突梯的變化。原本站在白幕與地板等高的「地面」上跳舞的蘇文琪們,突然升到「半空」繼續著同樣舞步,我不記得有沒有出現上下顛倒的版本,影像開始反客為主地做到真人無法做到的,飛天遁地。這是特效。但蘇文琪們並沒跳出新舞步,仍是那一套拷貝自真人的約莫三分鐘動作,且隨著拷貝再拷貝,複製影像開始損壞,時而卡住、時而快轉跳接,終於影片損毀,畫面變成一片花白視訊......

這時的我非常入戲,心中忍不住歡呼,並等著歡迎舞者重回場上。然而,一片漆黑的場上逐漸亮起,卻是白幕後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我懷抱著不安的感覺期待,片刻後,連幕後的微光都消失了。表演結束了,場上再無人跡。




演出結束後有一場簡短的座談,蘇文琪和影像設計葉堅步坐在場上回答觀眾提問。除了回答我對「為什麼舞者不再回到舞台上」的提問,蘇文琪回以這篇文章第三段的解釋外,我印象較深的其他問題有,這個作品很像在museum展出的概念藝術,是否去過劇場以外的空間發表?在亞維儂看過同演出的觀眾問,舞蹈動作有所不同,取捨改變的依據?影像如何製作?想表達的意念?(這題我並不確定)

創作者的回答是:尚未去劇場外的空間演出,但很有趣,值得嘗試。(事實上我看時就覺得這作品和其他錄像裝置一起展出,加上舞者定時表演,就夠顛覆了......)舞蹈動作設計主要依據影像和音響設計的結構,大約20%則是現場彈性、即興發展,每場演出有細微的差異。演出時的影像是現場科技設備同步錄製播放。(我猜大概是所謂的互動裝置)至於表達的意念,當然創作者都是開放給觀眾自行感受的,不過她提到一個值得思考的議題,就是「現場捕捉影像時必然的時差」。

走出劇場,忘了是同行的朋友W還是我說,這很像一篇小論文。我想或許可以題名為「班雅明『靈光消逝的年代』如何在劇場發生?」......

若要找出這場演出不能滿足我的部分,倘若我對舞者諧擬影像的震顫肢體不是誤讀,這恐怕是舞蹈本身與影像比較有交集的。事實上,任何一種舞蹈放進這個演出框架內或許都能成立而無損於所要探討的議題,但假如舞者發展的舞句更扣連議題?這也許是我解讀舞蹈的無能(跟不情願),此外我也不知道是否需要這麼要求形式與內容的無所不合,畢竟,如《春琴》那樣精準的表演和舞台效果反而令我疏離,或許LOOP ME已發展到在現有資源下所能及的最遠處了。但我仍非常期待它「進襲」美術館的那天到來......


以上全文來自於欣寧的文字收納室


Monday, January 3, 2011

Tour│Loop Me│Lisbon│7~8 Dec 2010 裝台彩排

上工囉,再度遇見 LOOP ME 海報,讓人精神為之一振

燈光、音響、舞台,每一個環節都環環相扣,以便呈現完美的演出
 
認真工作的男人,最帥氣
 
燈光執行與行政執行的工作身影
認真工作的女孩,最美麗
  
好幾片木板拼成的舞台背景
 
老師傅仔細地為木板上漆
 
 讓木板們合而為一
如同 LOOP ME 這部作品,結合聲音、影像與舞蹈的即時互動演出

無數日夜的創作及準備,為的是將舞台上的四十五分鐘,做到最好

你看到的,究竟是真實?還是虛擬?
在這場身體與數位環境的存在角力


p.s.
不可再錯過
2011 台灣,再次迴圈






Friday, December 24, 2010

Tour│Loop Me│Lisbon│6 Dec 2010 場勘準備

前往劇場工作的路上,沿著石子路,迎面遇上二十八號輕軌電車


爽亮的銘黃色,沉穩的鐵灰色
美麗的葡萄牙里斯本聖路易斯市劇院 (São Luiz Theatre) 外觀

 
 
古典華麗,美得令人屏息的劇場內部

演後座談場地

 認真討論中

以 LOOP ME 為主視覺的藝術節宣傳海報

街頭隨處可見的 LOOP ME 身影